独家专访蔚来本钱办理合伙人余宁本钱春天快来了中心仍是现金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12 20:10:41  阅读:4375+ 作者:责任编辑。王凤仪0768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未来汽车日报」(微信公众号ID:auto-time),作者:程潇熠。

作者 | 程潇熠

编辑 | 吴岩

疫情发生后,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的电话几乎没停过。从春节期间开始,余宁频繁与被投企业联系,一一询问对方,“最近怎么样?需要什么帮助吗?”

反馈没有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企业,蔚来资本投后管理部门筹集口罩和手套;反馈开不了工的,团队一起头脑风暴以尽快解决企业问题。“我们美元基金里一多半与智能相关的企业情况反而是向上走的,不过制造业和出行相关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蔚来资本是一家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围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旗下管理一只人民币基金及一只美元基金。其中,人民币基金由蔚来资本与红杉中国、高瓴资本联合发起设立,侧重成长期及成熟期投资,美元基金则更侧重早中期投资。

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拥有超25年工作经验的余宁,担任过吉利集团副总裁和菲亚特动力科技亚太区总裁,与数不清的供应商和公司打过交道,但他直言“创业和打工是不一样的心态”。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蔚来资本的线上战略性研讨会已经密集到以周为单位进行,着重研究疫情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以前团队像高尔夫球队,各忙各的,现在更像一个篮球队。在疫情过后,这些好的方面值得被固化下来。”

“今年会是非常残酷的一年。”余宁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表示,一些企业很可能会调低估值以促成融资达成。

余宁预测,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会出现较多的兼并及收购案例。汽车和出行行业受影响严重,再加上汽车产业链条长,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后期有资源的企业确实应该关注资产重组机会,会以较低成本拿到一些很好的资产”。

在余宁看来,没有实现量产的新造车企业,后面机会会更少。“核心还是现金流”,余宁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企业要尽全力找融资,最大程度地削减开支,这样才可以迎来下一个风口。

他相信“(资本)春天应该快来了”。疫情之后,国家应该很快会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我们觉得,这反而会让长期资金市场比原本预期的提早活跃起来”。

余宁的核心观点还包括:

  • 今年上半年汽车销售肯定保持负增长。虽然不排除部分无车家庭的购车需求被疫情引发,但这种需求更倾向于倒向品牌力及产品力较强的公司。

  • 疫情对所有企业都是很危险的冲击,可能让一些体力不好的企业更容易倒下。头部零部件企业和主机厂在危机下的存活能力相对较强。新造车处于少年期,更要强调开源节流。

  • L4的实现尚存距离,但L2或L3级无人驾驶应该会有比较大的爆发,尤其是车路协同。

  • 蔚来资本不是蔚来汽车的投资部门,它更具独立性。蔚来资本的美元基金以汽车领域为根据地,一半以上还是围绕汽车和出行领域,同时也适当加入了企业服务和新消费的投资。

以下是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专访余宁的对话节选(经未来汽车日报整理):

未来汽车日报:你为何会加入蔚来资本?

余宁:当时我和李斌在一个聚会上碰到,觉得大家理念比较一致就来了。李斌想通过互联网改变汽车行业,我希望通过在美国积累的汽车经验和在吉利的经历,来助力汽车行业。我们都希望为汽车行业注入一些不一样的思维,助推中国汽车行业进步,这上面我们有很强的共识。

未来汽车日报:你在蔚来资本负责的工作,与在吉利做的海外兼并购工作有哪些异同?

余宁:两份工作的投资逻辑是一样的。不同点首先在于,蔚来资本不是产业资本,是金融资本,我们更关注投资回报率。其次,蔚来资本接触更多的是早期的种子企业,一步步跟着成长至少年期,在吉利接触的更多是成熟企业,从吉利的产业角度出发,实现对吉利产业链的补充。最后,我觉得在传统企业工作更多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任何一个人都像一个齿轮,为企业的利益奋斗,共同维持机器的高效运转。在蔚来资本,更依靠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

未来汽车日报:汽车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目前蔚来资本有收到回报吗?

余宁:汽车产业周期和投资周期不一样。投资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周期取决于选择在哪一轮进入,跟汽车产业的周期没有太大关系。

VC(风险投资)是非常早期的,可能要5-7年才能收到回报,PE(私募股权投资)是中后期,也有陪IPO(首次公开募股)的项目。到今天为止,我们已有两家公司上市了,宁德时代的投资已经退出,容百科技预计今年7月解禁,还有一家联赢激光已经科创板过会。

蔚来资本三位管理合伙人 来源:蔚来资本官网

未来汽车日报:蔚来资本与蔚来汽车是共用一个品牌形象,但蔚来资本属于独立的金融基金。为什么当时不像其他车企成立自己的CVC部门,而是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基金机构?

余宁: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车企不是必须要成立独立的CVC部门,在车企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成立CVC部门,的确可以为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适度加分。车企成立CVC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为其带来最前沿的科技,在行业里保持领先的思维和地位;同时车企的CVC部门了解汽车行业,更容易发掘优质项目,得到好的回报。

第二,蔚来资本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不是蔚来汽车的投资部门。它的创始人、我的合伙人李斌在创办蔚来汽车之前,就是创投领域知名度很高的投资人,曾投过摩拜、易车这样回报超过百倍的企业。所以从DNA来讲,蔚来资本不是脱胎于蔚来汽车,而是具有独立性。只是因为在蔚来资本成立初期,蔚来汽车已经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对基金建立之初起到一定的帮助。

未来汽车日报:蔚来资本涉及人民币和美元两条业务线,美元部分做的是早期,人民币做的是中后期,为何会有这样的业务规划?

余宁:一期基金里有体量较大的LP(有限合伙人),更适合做中后期的PE。在一期基金之后开始拓展美元基金,我们大家都认为市场有很大机会,希望在早期就能捕捉市场上创新的机会,这样投资回报率也会很高。

未来汽车日报:蔚来资本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投资策略和方向与最初有什么不同?

余宁:蔚来资本投资方向的变化是根据基金性质而变的。在美元基金投资上,我们要保证汽车领域为根据地,在这个领域要做到国内的NO.1投资人,实际上现在已经做到了。现在我们也在拓宽投资领域,适当加入了企业服务和新消费的投资。

未来汽车日报:企业服务和新消费的投资占比是多少?

余宁:汽车和出行以外的其他业务总体比例不会超过50%,一半以上还是围绕汽车和出行领域。

未来汽车日报: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将落户合肥,未来也会着重去看一些位于安徽地区的产业链公司吗?

余宁:我们更多地还是对LP负责,关注投资回报率。如果有好的企业自然会过去,假如没有好的企业,也不会因为蔚来汽车而更多关注那里的企业。

未来汽车日报:BAT的CVC部门已经出现了LP化的现象,蔚来资本以后会从GP(一般合伙人)向LP发展吗?

余宁:暂时没有计划。第一,我们目前还是集中在汽车及其相关领域,要做最懂汽车产业的基金之一,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肯定还是以直投为主。第二,行业特点不一样,互联网企业主要是做软件和软体,包罗万象,汽车是主打硬件的产业链,企业业务比较聚焦,如锂电企业、变速箱制造企业等,相互之间较难跨界。蔚来资本既然以汽车和出行行业为主,更多还是要自己研究行业做投资。

未来汽车日报:你在蔚来资本任职期间对哪些事印象深刻?

余宁:对工业领域运转的印象,比单纯做实验或做投资要深刻很多。最深刻的是真正看到了一个企业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从婴儿期到成长期,看到了整个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比如我们投的嘀嗒,前两年还是一家很烧钱的公司,去年已成为出行领域唯一一家实现持续规模化盈利的公司。我们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这种兴奋感是以前接触成熟期公司不一样的。

我以前几乎都是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跟无数供应商打过交道,也看到了很多企业的成长与生死。但我之前接触的都是成熟企业,不像现在蔚来资本做VC和PE,对中早期公司进行投资。

蔚来资本投资公司嘀嗒出行的车队 来源:嘀嗒出行官网

未来汽车日报:从工程师到管理者再到投资人,是什么契机让你完成了这样的身份转换?

余宁:我原来在机械部做了5年科研,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整个机械行业最高的奖项。后来机械部解散了,2000年左右中国加入WTO,美国克莱斯勒正好需要大量懂英语、懂中国汽车的人才来帮助它发展中国市场,我在那儿从事了10年的采购和项目管理工作。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我回国在菲亚特动力做亚太区总裁,进入了中国人在外企能担任的最高层管理岗位。

从管理者到投资人转变的契机,其实在吉利工作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我负责吉利-沃尔沃联盟,同时负责吉利的国际并购业务。我感觉到资本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助力,希望把这种理念从服务于一家汽车公司,带到整个汽车行业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可以最大化地实现人生价值。

未来汽车日报:你是何时开始复工的?

余宁:疫情期间,我和另一位合伙人朱岩基本没有中断工作。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确实很让人焦虑,我们与被投企业没断过联系,不断问他们的情况。以前我做企业高管,更多地是跟着公司的安排和节奏走。现在自己创业确实和打工时心态不一样,如果企业每天烧钱没有收入,我们会坐不住的。

未来汽车日报:疫情期间被投企业会向蔚来资本求助吗?

余宁:不同企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美元基金里一半以上与智能相关的企业反而是向上走的,但制造业和出行相关企业受到的影响较为严重。有的是开不了工,我们应该不断与各方协调。有的是没有口罩等防护用品,就筹集很多口罩、手套寄过去。

未来汽车日报:疫情期间非常考验科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投资人在这此期间会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考虑?

余宁:多了更多战略考量。以前大家都很忙,内部没有特别多的战略性研讨,现在已经密集到每个星期都要做战略性研讨,以便梳理思路,让后面的打法更符合逻辑,提高准确率。

整个团队以前像打高尔夫球,大家各忙各的,现在更像一支篮球队,配合度更高了。疫情过后这些模式都值得固化下来,通过理论与战略研究指导实践,更多地发挥团队作用,投资会更加准确和稳健。

未来汽车日报:目前汽车行业受疫情影响很严重,许多供应链公司甚至车企都可能面临生存问题。你认为疫情期间企业该怎么样经营?

余宁:今年会是非常残酷的一年,疫情对所有企业都是很危险的冲击。疫情过后,造车新势力里已经实现量产的可能稍微好一点,如果没有量产,后面的机会应该更少了。

即便已经量产的企业,核心还是现金流,要尽全力开源节流找融资,最大程度地削减开支,才有可能迎来下一个风口。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会有马太效应,强者愈强,新造车处于少年期,更要强调开源节流。

未来汽车日报:科创企业、新造车企业如何快速获得融资机会?

余宁:2018年开始进入资本寒冬,到2019年,投资新造车的资金量下降了很多。目前比较可靠的融资来源之一是地方政府,蔚来汽车获得合肥政府支持符合我们的预期逻辑。包括无人驾驶在内的投资节奏都在放缓,可能很多企业会调低估值促成融资达成。

未来汽车日报:无人驾驶在疫情中被广泛关注,是否会再次出现无人驾驶投资热?

余宁:肯定会。我们很早就布局了无人驾驶。L4的实现尚存距离,但L2或L3级无人驾驶应该会有比较大的爆发,尤其是车路协同。蔚来资本前年投了一家做激光雷达和车路协同的初创企业图达通,现在反馈订单有明显上升,说明方向判断是符合趋势的,疫情过后这个趋势可能会得到加强。

蔚来资本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 来源:Momenta官网

未来汽车日报:疫情过后,汽车行业是否会出现更多并购重组或收购案例?

余宁:我觉得应该会,有几点原因。

第一,汽车与大出行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在销量断崖式下跌时,肯定会有很多供应商甚至整车厂撑不住。第二,汽车的长产业链条决定了疫情后行业恢复需要比较长的周期,这种马拉松式的跑步,可能让一些“体力不好”的企业更容易倒下。第三,今年上半年汽车销售肯定保持负增长。虽然不排除部分无车家庭的购车需求被疫情引发,但鉴于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这种购车需求更倾向于倒向品牌力及产品力较强的公司。第四,头部零部件企业和主机厂在危机下的存活能力相对较强,行业的进一步优化的整合是符合行业规律的,也符合预期。

疫情后期,有资源的企业应该关注资产的重组机会,可能会以较低的成本拿到一些很好的资产。

未来汽车日报:从2018年开始市场进入融资寒冬,2020年之后会有改善吗?

余宁:我觉得春天应该快来了。从周期上来讲,寒冬过后总有春天,疫情可能加速春天的到来。因为国家可能很快会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这反而会让长期资金市场比原本预期的提早活跃起来。

未来汽车日报:原本预期何时会活跃起来?

余宁:这也要看美国的情况,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国股市已经有十来年繁荣,历史经验一般来讲10年会有一个周期。不过中国现在独立性比以前更强,如果有相关刺激政策,可能不会跟全球的步调那么一致,会提前释放大量资金。

未来汽车日报:你今年有哪些计划和期望?

余宁:我今年最关心的是被投企业,希望它们一定要挺住。为了让它们挺住,我们可能在投后上花费更多时间,雪中送炭,保持稳定发展。度过了今年的困难,我们还是期望这些企业能给LP带来满意的回报率。

(我是36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程潇熠,关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及共享出行动态,随时欢迎交流及爆料。请加微信tuanzi_C,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