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保险即将上市 却有不少质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13 11:37:25  阅读:3938+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张嘉译

  文丨《中国企业家》记者王博 编辑 | 米娜

  2013年,当陈劲受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安”)董事长欧亚平之邀离开中信银行去众安保险上班之前,他先去见了这家公司的三个大股东——即著名的“三马”: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和腾讯集团董事长马化腾。三位大佬在各自的江湖如同教父一般的存在,而把三人聚在一起的则是这个人——欧亚平。2013年10月,众安保险大股东欧亚平联合“三马”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而陈劲则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一任首席执行官。

  众安的实际控制人是董事长欧亚平,是一位低调神秘的富商,在深圳和香港资本圈声望颇高。据媒体报道,他的朋友圈包括马云、马化腾、吴鹰、许家印以及李嘉诚、李兆基家族。目前,欧亚平通过其所控制的三家公司持有众安保险股份达到20.23%,蚂蚁金服、腾讯、平安则分别占股16.04%、12.09%、12.09%。

  在公司成立不到四年内,众安保险的估值已经近千亿元,并于近日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我是初来,向老板报道。”这是陈劲见到“三马”时,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他们对我的回答却是,在互联网企业没有老板,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

  “三马”并没有开玩笑。此后的众安,在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速度上更像互联网公司:与蚂蚁金服、小米手机、滴滴出行等互联网新贵企业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安”)深度合作,边界不断外扩;用科技打造连接保险生态链,并向外输出平台解决方案。

  “我们要做的是去中心化的连接,并从一个立体的维度去重塑大家对保险的认知,围绕场景,做有温度的保险。”陈劲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说。众安保险业务流程全程在线,全国均不设任何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承保和理赔服务,而小额碎片化的险种让这家公司的用户数与保费得已快速增长。

  截止2016年底,众安保险累计销售逾70亿份保单,服务逾4.92亿名客户,2016年总保费34亿元。虽然这个数字对于传统大型保险公司每年千亿保费的收入来说还不到零头,但是已经远超同行业的其它互联网保险公司。

  就是这样一家保险+科技公司,在近日宣布香港IPO上市时,还是受到了不小的质疑。这种质疑来自:公司增速逐年下滑;过份依赖大股东资源;政策不确定;核心险种推进缓慢等等,这些让外界质疑这家公司的千亿估值是否过高?

  上市之惑

  “众安不会再融资,2017年可能会直接上市。”这是陈劲在2016年初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过的话。当时记者认为对于一家仅仅成立三年的创业公司,谈今后不再融资,似乎过早。

  2017年6月末,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事实证明,陈劲并没有夸大其词。

  早在2015年6月,成立不到两年的众安,就获得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投资财团约9.34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一度估值为80亿美元。众安披露的招股书中显示,此次众安IPO估值原则上不低于90亿美元,约合610亿人民币左右。业内有媒体报道这家公司估值将超过千亿元。如果,众安IPO后市值达千亿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中国最大的成立近30年的房地产公司万科最新市值1056亿元。

  从众安的财报数据来看,保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到2016年,众安的保费收入分别为7.94亿元、22.83亿元、34亿元。但净利润却在2016年大幅下滑。2014年众安实现了3698万净的利润,2015年增长至4426万,2016年大幅下跌为937万的净利润。陈劲曾在众安2016年一季度财报出现大幅亏损时,对外界表示:“众安成立以来综合成本一直超过100%,这也代表着业务本身是亏损的,前两年盈利来自于投资收益。而出现该状况主要源于互联网业态发展初期的巨额前期投入以及市场波动行情带来的投资收益下滑。”

  业绩下滑严重,成立不到四年就IPO,让众安的上市之路颇具非议。2016年?2017年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不确定因素太多。2017年,中国金融业监管趋严,金融领域继续降杆扛,资产荒转向资金荒。就连一度被看好,今年上市呼声最高的陆金所,也选择了暂避锋芒。2016年6月就传出陆金所暂缓上市进程的消息,2017年6月16日,在中国平安2016年股东大会上,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执行官姚波表示,旗下子公司陆金所和平安证券的上市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过程中,会根据资本市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上市。

  那么众安为何选择这一时机上市?港交所对接全球市场,美股市场经过两年沉浮已经抬头,特朗普当选后,造成的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众安立足中国市场只要讲好故事,说明未来的可持续营利能力,靠股东层面善长全球资本运作的殿堂级高手摩根大通、平安,选择港股上市顺利成章。

  上市会为企业带来两大直接好处:打通融资渠道和品牌价值提升。有“三马”的背景和神密大股东的光环,众安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显然并不需要在品牌与影响力上太过担忧。那么,众安可能需要的是让企业走得更远的现金流。

  2013年9月份拿到牌照后,众安就围绕阿里巴巴生态电子交易过程当中产生的风险推出了退运险产品,虽然,退运险一份保单只有几毛钱或者1块钱,却是众安的最重要保费收入之一。在众安2016年财报中,其他险种的保费收入依然排在最前列,为13.37亿元,约占了2016年总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其他险种主要为退运险。在众安的财报中还可以看到,过去三年其向蚂蚁金服支付的技术服务费分别为2280万元、30470万元和43770万元。过分依靠大股东阿里巴巴的生态圈一直是这家公司的特点,这为众安成立之初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和客源、保单,但同时也制约了这家公司的发展。

  2015年,众安和平安保险合作推出保骉车险,其中众安主要负责销售及产品研发,而平安负责理赔和服务。据了解,众安与平安合作的车险保费收入众安和平安的分成比例或为3:7。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陈劲曾这样回答:“我们没有时间来想这个问题。众安从股东身上学到了很多,关于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

  在众安成立一周年时,马云来到众安,当时陈劲就问他:“你为什么能够做成这样?”

  马云说:“我有两点跟大家不同,一个是我看东西的角度跟他们不同,第二点我比他们看问题更深一点。”

  近四年来,众安也把未来的发展看得更加深入。

  众安对于“三马”来说意味着什么?目前,马明哲、马云、马化腾都已经布局了保险+科技产业。众安更像三马在拥有共同信任的中间人撮合下对于互联网保险的一次试水。众安的成功,为体制外(当然这种体制外对于腾讯和阿里的意义是跨行业与平台)创新提供了样版,同时又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三马”作为重要股东都有自己投资的保险公司及相应的牌照,众安“玉秀于林”,必须有自己独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融合

  一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属于谁,对业务、战略、模式甚至文化影响都是很大的。众安是众多文化的融合,众安的高管层大多来自平安集团、阿里、腾讯,而陈劲作为职业经理人则来自传统的金融机构。

  陈劲的名为“钢铁侠陈劲”,和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出来的高管不同,他思维活跃,为人温和,因为英文名叫Jeff,众安人私底下都叫他“大姐夫”。他经常阅览各种书籍,像个老男孩一样,对外界充满好奇。当有人问众安的模式时,他很少侃侃而谈,而是先问对方,你怎么理解这家公司。然后,才会根据对方的回答做评价与探讨。

  众安的CTO姜兴、众安消费金融事业部负责人林津、众安车险事业部负责人宋玄壁等都来自阿里,这些人在采访中无一不表示,在众安比在阿里压力要大。

  林津在众安有个外号叫“扑克脸”,他来众安之前是阿里的高管,“其实我以前不这样,阿里很多东西都很成熟,业务也上了轨道。来到众安每天压力都比较大,就想着怎么把这块业务做好,一陷入深度思考的状态就面无表情,有时候在家连我丈母娘从面前走过都毫无感觉。”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陈劲和众安的这些高管一样都感觉很新鲜。无论是众安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还是陈劲从传统金融领域高管向互联网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转型。

  陈劲曾担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总裁,“以前在中信年末的时候,真的是上万名员工每一个人的薪酬奖金我都盯着一个一个看,就是不认识的员工我也要叫过来问一问。”陈劲说。可是现在,当姜兴和他说,“要来众安可以,所有招人我来做主。”他也会答应,理由很简单,他觉得姜兴比自己更懂技术。

  陈劲是众安的CEO也是总经理,陈劲下设三个副总经理,其中有一个就是CTO,在传统保险公司如此重视CTO实属少见,更别提让CTO直接分管重要业务部门。姜兴现在主要负责众安的健康险、开放平台、3C以及物流四个业务版块。众安扁平化管理,在众安产品经理权利很大,一款产品设计之初,产品经理就可以调动多个业务部门,如技术、风控、核保、核赔、品牌等。

  “新经济时代要求领导更多地扮演教练,而非只是告诉员工怎么做。”这是众安创办三年后,陈劲的感悟。

  在众安内部,陈劲不仅得到了高管的支持,在大股东层面也有更大的支持。陈劲早在二十年前就同大股东欧亚平有交集。陈劲曾在1994年任招行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直到2005年7月,陈劲离开招行系时担任的是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据悉,早在1994年,招商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欧亚平就投资了招行,并出任该行董事,在2002年招行上市后不久,欧亚平退出董事会。

  政策边缘游走

  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这家公司连接了超过180个合作伙伴,搭建了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旅游、汽车五个生态系统,并在孵化更多生态系统。众安的业务布局正在努力摆脱更多依赖这两大股东。在业务层面,车险与健康险、开放平台成为众安未来发展的最主要的两个业务。健康险、车险保单单价高,市场需求巨大,而开放平台则给众安积累了大量中小企业级用户和数据。

  来自众安的财报显示,这家公司的健康险2016年保费2.05亿元,而在2015年这一数据只有1338万元。其实,不只是众安,随着深化医疗改革的推进,2016年以来,我国大中型保险公司的健康险都发展迅速。以泰康为例,泰康人寿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表示,2012年泰康养老商业健康险收入为17.8亿元,2015年收入就超过40亿元,而在2016年,仅终身重大疾病保险这一项,前三个月的业绩就超过了2015年全年。

  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健康险保费收入4042.5亿元。相比2015年末的2410.47亿元增长67.71%,远超我国保费收入的27.5%的增速。

  相对于健康险和开放平台,众安的车险一直备受指责。2017年初,保监会发布了针对众安保险的《处罚决定书》,因通过PC官网、手机官网等自有渠道开展商业车险业务过程中,存在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返还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的行为,而被罚款人民币20万元。《处罚决定书》里提到,时任众安保险副总经理(分管车险业务)许炜和时任众安保险车险事业部总经理宋玄壁对上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车险是众安盈利的关键,连众安自己内部也承认。但是,众安车险场景、个性定制等思路受保监会费改限制,推进十分困难。在2016年《中国企业家》进行采访时,众安表示,自己只可以在六个省市作为试点进行车险推广,而据众安车险事业部负责人宋玄壁介绍,保监会费改问题需要6?8年。即便如此,众安也陆续推出了面对专业司机的车险产品,例如和滴滴代驾合作的人身意外险。

  走出投资人依靠,众安还更多的靠技术,在开放平台方面,众安连接一切的基因也正在把核心技术作为解决方案推广到市场。

  众安将自己定位为保险科技公司,通过连接生态系统及应用技术重新定义保险。众安的上市之路被外界解读为过于激进,的确这家公司也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外在发展因素,但是其在业务、风控、资本以及管理层面上的创新与突破思维值得借鉴。中国保险业发展近30年,从无到有,其中也不乏在红线之外的大胆创新与突破。毕竟,在1980年,如果你提到保险公司,其实只是指人保一家,而现在,民营保险公司已经遍地开花。市场化的竞争会使保险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也会激活保险市场的竞争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