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春天,干旱袭击了陕西省临潼县的西杨村,焦虑的村民希望地下水能够拯救他们枯萎的庄稼,西杨村生产队决定在村里挖一眼大井。3月份的一个黄昏,干涸的土地上尘土飞扬,村民们的铁锨镐头轮番敲击着,但去掉表土之后的土地却丝毫不见松软,反而越挖越硬。当挖到三米多深的时候,井的西壁出现坚硬的红色土,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有古窑。再往下挖五六米,挖出了一个似真人的陶土人头。随着这个陶土人头的出现,还出土了铜箭头、铜镞、弩机和秦砖……由此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了。
然而,时至今日,这座千年皇陵仍旧深埋地下,一丘坟土长满枯草。但是不断出土的陪葬墓文物,却又时时诱惑着人们去不断遐思:如果秦始皇陵打开,那么将会有多少谜迎刃而解?
1.秦始皇为何长眠骊山
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惨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秦始皇建陵于此,也造就了二世而亡的悲剧。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又为何钟情于骊山,建陵于此呢?
从中国古代的传统风水之说看,骊山绝对是一块福荫之地。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做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是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水经注》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骊山之南的蓝田玉著称于世,现代地质队曾在骊山北麓开凿金矿。从视死如视生的传统观念分析,秦始皇死后还想把这里的金和玉占为己有。
2009年6月13日第三次发掘秦始皇陵陪葬墓现场
此外,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其东侧还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的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而《两京道里记》载:“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根据勘察,秦始皇陵封土中心顶端以及外城垣的南北两门与其南边的骊山最高峰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而每一道峰脊似一个花瓣,秦陵就在花蕊位置。民间称始皇陵为“莲花穴”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如此一块风水宝地,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秦始皇会选中骊山为自己营造身后帝国了。
可以说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
2.秦始皇陵为何坐西朝东
外观这座巍峨的帝王之墓,其坐西朝东的奇特朝向,给我们展开了第一道谜题。为什么秦始皇陵要选择东西向的墓葬结构,甚至后世会将东西向的墓葬结构作为秦墓的一大辨识特征呢?
骊山陵的巨大封土堆屹立千年,埋藏了尘封的历史与无尽的宝藏。但是为什么秦始皇陵会坐西朝东,这确实是个历史谜题。
秦始皇陵封土堆
虽然真正的原因实在是难以考证,但我们仍可以从历史和传说的记载中加以猜测:众人皆知,秦王好道。秦始皇生前为了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曾东临碣石,南达会稽,在琅邪、芝朱一带留连忘返,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信,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大概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愿望。基于此因,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东以偿夙愿了。
也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秦王嬴政初建东向的陵墓;并吞六国之后,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设计建造初衷,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是东西朝向,显示着这位一代君王的霸主野心。
秦始皇陵坐西向东的独特朝向很可能还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则可想而知了。
其实,让人不解的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是早期越为明显。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东向的葬式呢?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东西悬隔,路途遥远,其间又强敌林立,“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认为,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也许,秦人对他们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释。一切都不得而知。
3.幽幽地宫深几许
这座寄予了秦始皇无限期许的东西向帝王陵墓的地上封土尚且如此壮观,其下所掩埋了千年的地下宫殿又会是怎样的一番规模呢?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那般深可见黄泉么?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谈到秦始皇陵的深度时,说到“穿三泉”。《旧汉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据说公元210年,即秦始皇50岁生日时,丞相李斯向他报告说:我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连火也点不着了,凿时只听见空空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而《吕氏春秋》则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
如此听来,莫非当年秦始皇真的将地宫挖到了地表的最深处?与他所向往的仙境的九重天界匹敌?
千古一帝秦始皇
物理学家曾尝试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给出答案。专家们利用现代高科技与陈明等三位科学家研究撰文,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 500米。但现在看来这一推测,则未免近乎天方夜谭。倘若假定地宫挖至1 000米,那它就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测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与此同时,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据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4.何以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无论地宫的确切深度是多少,可以确定的是地宫的规模之庞大,结构之复杂,以及构造之巧妙必定是超乎想象的。《史记》中对于地宫寥寥几句的记述到底是司马迁对帝王陵墓极尽奢华的凭空想象还是确有其事呢?传说与史书赋予了人们对地宫之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想象,其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莫非地宫之中真的另有乾坤宇宙么?
面对人们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和各种猜测,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给出了这样的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这个答案显然更加符合常理,也被广为接受。
而近年来的一些考古发现似乎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推断。位于西安交大的汉墓就陆续发现了类似于“天文”“ 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的壁画,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我们不禁猜测,秦陵地宫上部会不会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呢?而地宫下部则是否有着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呢?倘若真的如我们所勾画,那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岂不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说完了“上具天文”,那何为“下具地理”呢?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按照此种说法,地宫之中应有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秦陵模拟地宫
此外关于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还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但多少年来,对于这种用水银铸为江河湖海的说法也仅仅限于一个貌似天方夜谭的神话。并没有太多人相信这个离奇的传说,谁能够想象在这座秦王地宫之下,水银灌注的湖海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这种怀疑和猜想直至我们得出秦陵地宫汞含量异常的结论而发生了转折。专家的多次采样分析试验和遥感测量都不约而同地显示出——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出现“汞异常”。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这似乎又给了人们一线希望,难道地宫真的宛如《史记》中所描写的这般光怪陆离,不可思议么?
人们不禁好奇地追问,地宫之中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民间存在着许多的传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陵的地宫内有水银所制的五湖四海,秦始皇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游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帝国的领地。当然,在真相不为人知之前,这些仍然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