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数码 晓光/王迪
曾经有篇文章描述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剔透如水晶的东西,除表面上闪耀的赏心悦目,它实际反映出的,是人类对阳光和水这两种生命必须元素的本能追求。
这是句题外话,但与今天我们想说的产品有关。Gravity是魅族今年五月中旬在美国推出的一款无线音箱,用众筹的方式开始,定价249美元。
就这样,看似飘在空中因为有个透明棱镜,发布当时Gravity被叫外界做“悬浮音箱”,效果图里的设计惊艳儿并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原本计划在12月出货的Gravity跳票了,新浪数码拿到的这台,几乎是目前唯一留在魅族实验室外的产品。所以在这篇文章开始之前,我们仍需强调,它是测试版,完成度70-80%之间,这篇叫“评测”略显勉强,可能它不能完全反映未来Gravity正式上市之后的样子。
关于悬浮设计和棱镜
远看Gravity是一个黑色长方体,扬声器上方是块贯穿音箱的亚克力棱镜,音乐信息通过棱镜反射到外侧玻璃表层,再到达用户眼睛里。同时,这块透明亚克力玻璃贯穿黑色箱体,用来提供支撑,仿佛让音响浮动在空中。
晶莹剔透并且负责支撑这种外观设计是Gravity本身最出彩的地方,来自日本的设计师坪井浩尚为它构建了东方禅意美学:天地万物本身已极致美丽,无需刻意雕琢和修饰。反映在产品上,则是“空”:
去除一切修饰的质朴外观、一块水晶棱镜既是静止,也是诸多变化的开始。出乎意料的,这还是结构团队磨难的开始。
你看,他不仅透明,还能显示周边环境的色彩此前并非没有人做透明音箱,哈曼卡顿的SoundSticks算是其中代表,不过它呈现在透明壳子里的走线和扬声器是精致化的工业风;并且SoundSticks只是音箱,没有屏幕部分的它要考虑的只是通透感。而坪井所要的空灵却是另一番风格:
实现原理是这样婶的Gravity设计师和产品团队一定要在透明棱镜里折射出图像,又要让电子产品看不到电线,这在工业设计上无疑是巨大难题——我们手中这台机器之所以是beta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果你眼睛贴近棱镜去看,在棱镜与黑色箱体结合的部分仍能看到一条2毫米左右的黑色排线。
Gravity研发团队内部人员告诉我,为了让这条黑线消失,他们几乎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但要么影响这块晶体的透明度,要么会让它的强度变小,总有一点,让设计师或产品团队没法接受。这是产品延期到如今的主要原因。
最终理想的显示效果是这样目前我还没见过这条黑线完全消失的样子,不过据Gravity团队的一名少年说,正式版会解决黑线问题。
交互是一门学问
Gravity本身是一部WiFi音箱,这类产品的知名代表是SONOS,Gravity在这种方式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蓝牙,DLNA(同时支持苹果AirPlay),以及3.5毫米的有线直连。这很魅族,把能给的都给你。但这台机器到达新浪的时候,内装还是一个非常早的ROM版本,几次升级,我们才摸透这款产品的操作。
悬浮效果升级前,在播放歌曲时,棱镜上显示的是歌名加一条细线(进度条),像是多年前的索尼X5,很适合Gravity那种性冷淡气质。我原以为这已经足够好,不过在经过几次升级之后,这块透明棱镜上反射出的图案上又加入了专辑封面,进度条也变成了彩色。在睡前用它放歌的时候,这些画面伴随着歌声浮现在黑暗里,一曲结束,画面变化时声音也随之变化,在黑暗里飘然而出,那是Gravity最璀璨的时刻。
随着角度变化,这个视角图也会变化视觉极致,操作却不尽然。Gravity机身上有且仅有“歌曲切换和音量增减”这四颗按钮(据说坪井因为按钮字体也纠结了很久),但当你真正用它播放音乐的时候,最便捷的还是手机无线控制。可以说这四颗按钮隐藏在机身背部,足够营造出Gravity的整体美感,但操作却有点反人类。
按钮的位置几乎平时碰不到WiFi连接对于目前的Gravity是最优选,这句话不仅仅针对按键操作,也包括声音和UI显示。目前只有通过WiFi播放歌曲,棱镜上才有我们上面说的专辑封面,DLNA或蓝牙等方式只有一个单色符号显示。另外有线输出音质并不完美,并且一根线也会破坏Gravity的空灵感。至于具体的音质,我们放到下一段。
这些线头出现在机身后确实会影响视觉这些线头出现在机身后确实会影响视觉终究还是要说说音质
Gravity设计初衷并不是便携音箱,它的理想使用场景应该是书桌或床头柜上静静地放音乐,而不是随身带着放那些动次大次的饶舌歌,那跟Gravity的气质太不吻合了。精巧与声音或者精巧与功能,有些时候一定是矛盾的;譬如Gravity内没安排电池,但放了一对2*1.25寸全频扬声器。来下个定义,音质不错,我们继续说。
发声单元结构从兼容角度说声音,Gravity对于前端设备敏感,数据线连在Mac上中频暖厚的有些过,放在Xplay6上三频会变得均衡些,偶尔会有底噪。由于拥有自带功放,把有线换成WiFi无线连接,其实声音效果是最好;在这个状态下Gravity没有大部分同类产品那样中频过浑厚,高频解析较弱以及低频有量无质的通病。
实拍图WiFi连接的Gravity三频均衡,女声还有些甜,在《if i ain‘t got you》原版里面,Alicia Keys的烟嗓和乐器中的高频清晰自然。亮润不矫情,也不嚣张。大鼓小鼓辨识度准确,有的回弹干净利落,有的泛音充分。要说不足,低频下潜和厚度确实是被体积限制了。整体而言,在这个价位的设备中,表现惊艳。
听一下和Mac的组合再来说有线模式,在这个状态下Gravity明显并不属于满分状态。以连接MacBook Pro为基准,一耳朵听下去中频确实有点厚和粘稠,鼓点敲下去没有干净利落的收缩,连带着高频部分也没那么出彩。
具体来说你听Mariah Carey显得稍微隔了层纱,听李志嗓音会比现在更苍老些;有的时候,吉他最低沉的两根弦拨动起来和鼓点可能混在一起;随机切到林晓培的《烦》,开头一通鼓点前后堆叠明显场面有些混乱。这个状态对比不少千元价位的蓝牙耳机来说已经算不错,但和WiFi连接有明显距离。
写在最后的总结:
实拍图王迪:
“好产品”永远是在一个定义范围下而言的,譬如Gravity是这一价位并且这一体积下“声音和造型最好的产品”。不过换个角度说,以169美元的价格看,稍加几百你能买到音质更好,体积略大,但另一种优雅审美的音响设备。
或者稍显直白的说,我身边接触过Gravity的人或多或少会表示“可能体积大一点,会更完美”。
实拍图郭晓光:
如果Gravity只是个常见的蓝牙音箱(魅族以前曾做过这类产品),或许坪井愿意妥协一点,现在我们应该放出的是一篇已经上市的正式版产品评测。
没进过工厂的人不会明白产品从图上到手上的距离有多远。就像我们前文所说,棱镜的设计让Gravity的制造难度加倍,它的制造团队似乎也没想到一个要符合理想结果的透明结构实现起来如此曲折,这是这次众筹跳票的背景。
我觉得这些磨难都是值得的,如果全世界都是那种带一块LED小屏幕的音箱,那得多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