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编者按】 继共享专车、共享单车之后,共享充电宝的概念也在最近来到了我们身边。简单来说,如今的共享充电宝大都是在一些大型商场或者公共设施中(如人流量较大的便利店中)提供,用户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借出移动充电宝,费用则按小时收取。
更为夸张的是,在短短几天内三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就相继宣布获得共7.5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中,街电科技获得聚美优品3亿元投资、Hi电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小电科技宣布拿到3.5亿行业内最高融资,并由红杉资本、高榕资本领投。
当然,也有许多人不认可这种创业模式,甚至嗤之以鼻。如本身就是投资达人的王思聪就毫不忌讳的表示:“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国内现状
上周,有国内媒体记者就亲自在广州体验了一回共享充电宝服务。该记者在当地租用了一款“来电科技”充电宝,自助柜机的液晶屏幕醒目地写着“租借充电宝”、“自购数据线”。记者点击下方屏幕上的“借”,屏幕上出现了两个二维码,分别对应和支付宝入口。选择入口后,记者根据手机页面提示交完押金,柜机屏幕下方缓缓推出一个充电宝。
不过,租借的充电宝并不配备数据线,用户需另买数据线,有苹果、Android、type-c三种可选,几乎覆盖了市场上的主流需求,价格则大致为10元一根。在收费标准方面,目前的共享充电宝通常是一小时内免费,之后每小时收费1元,一天10元封顶,部分平台需要用户交纳100元的押金。但选择支付宝入口的话,如果用户的芝麻信用在600分以上即可免押金。用户可以在归还充电宝时退回押金,费用会在注册账号中自动结算。
虽然租借充电宝整个过程十分简单,但有用户向媒体吐槽称,一般人都是在手机没电或快没电、自己又没带充电宝时才会想到借用共享充电宝。但借用充电宝需要扫码,万一手机已经没电了怎么办?
而且共享充电宝的柜机位置有时过于隐蔽,用户难以发现。目前,国内充电宝的自助柜机一般设在商场不太显眼的地方,有的设在顶层、有的设在拐角处,对商场不熟悉的人通常很难找到。
在使用完毕后,用户可以通过应用查找附近的充电宝柜机进行归还。不过,有不少用户均反映如今要归还充电宝太麻烦。比如,有一名来自深圳的用户就表示自己几天和朋友外出餐馆聚餐时,发现手机电量不足10%,就在前台用扫码支付了100元押金后租借了“街电”充电宝。
由于和朋友们聊得太欢,当天用完后她忘了归还,用户在两天后表示希望将充电宝邮寄回去,但对方给出的回复是:“只能本人归还”。在算了一笔账后(按两天20元计算,加上来回打车的费用,100元也就所剩无几了),该用户最终选择了放弃押金。
海外现状
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在国外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只有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少数几个国家、地区开始试点这一业务模式。
今年早些时候,韩国首尔5、6、7、8四条地铁线路中开设了一种叫Happy Spot的移动设备充电站台,用户在Happy Spot充电站台可以进行充电宝租赁,也可以直接在站台进行短暂直插充电。
在Happy Spot充电站租赁充电宝时,只要时间不超过3小时归还便无需缴费,也就是用户可以免费租赁3小时,超过3小时尚未归还则按照时间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收取的费用也是极其低廉的。
具体来说就是,首尔地铁站内安放了可以免费充电及免费租借移动电源的机器。这个机器主要有租借、充电两个功能,机器右侧的“免费充电区”可以为功能手机、Android手机、苹果手机充电,有不同的充电插头,不用担心手机型号问题,且充电无时间限制。
左侧的部分主要是租借移动电源,想要租移动电源的用户可以用手机需扫二维码之后,下载Happy Spot应用进行操作(但此处需要韩国的手机号码),返还时可在下车站的机器返还。不过,来韩游客可能因为没有韩国的手机号码而不能租借移动电源,但是在紧急时刻,机器右侧的充电区也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在另一方面,中国香港地区的7-11便利店也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电宝租借服务。7-11此番与共享经济集团ECrent合作推出“出租随身充电器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全香港共 796间7-11(包括特许经营店,但不包括全线港铁站内分店)。
在收费标准方面,用户租借前三天仅需10港币,另付90港币押金。第4天起,每租多一天加10港币。只要保留好完整单据、完整电池、配件,用户随时可以全数取回押金。
安全因素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免费充电桩里的秘密,即一些用户在使用充电桩后,手机被下载了陌生应用,自己的私人照片被人获取,甚至银行卡也被别人消费购买了电影票。
这样的事件表明,信息安全问题或将成为共享充电宝未来的重要隐患。共享充电宝在多次流转使用过程中,与多台移动设备进行连接,而当前移动终端作为承载个人重要信息的载体,如何保证终端信息安全同样将成为共享充电宝用户体验方面的重要考量因素。
许多人或许都有过通过电脑USB接口给手机充电的经历,手机在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的USB接口后可以同时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备份的工作。因此共享充电宝完全有可能在用户租用的时候进行数据盗窃或者安装恶意软件,一种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是用户自己准备一根只具备充电功能的数据线进行充电,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设备数据安全。
斯诺登当年揭露NSA的文档中提到了一款窃听设备名为“Cottonmouth”的USB设备,据说能够偷偷地往目标设备中安装恶意程序。但这还不是全部,既然USB标准是允许一个USB设备具有多种输入输出设备特征的,那么USB设备的伪装实际上也就不仅限于仅针对U盘了,各种USB设备都可能出现伪装的情况。从你的USB鼠标、键盘,到摄像头、电子烟、充电宝等等。
国外有媒体日前就特地将充电宝拆开,拆掉一个电池后,装上了带有Wifi功能模块的最小款“Raspberry Pi Zero”(即“树莓派”,一种专为学习计算机编程教育而设计的小型计算机),这个小计算机里有一个自动脚本,能检测有没有设备上钩。
当实验者用线把iPhone连上了这个小充电宝,且在设备中选择了“信任”后。这个充电宝几乎偷光了手机中的信息,在有Wifi的环境下甚至可以将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就连手机自动保存的账号密码,黑客都可以利用它们进行“撞库”,喜欢使用相同密码的朋友所有账户基本就算“全线沦陷”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就警告用户不要随意将智能手机通过蓝牙或者USB的形式同租的车辆进行连接,因为后者有可能得以下载用户的通过记录、短信内容等隐私数据。
此外,充电宝的电池安全也是一大隐患。近年来充电宝自燃、爆炸的事件不在少数,尽管厂家都会宣称自己的产品获得了专利可以确保安全,不过在共享充电宝模式的长时间、高强度使用情况下,这些充电宝还能否保障安全似乎依然成疑。
未来前景
应该说,所谓共享充电宝模式与其说是共享,不如说是租赁。更准确地说,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租赁服务。在城市中无处不在的Wifi、4G技术以及便利的手机支付都是催生这一新鲜事物的基础条件,这也使得原来一些难以实现的商业模式就此走进大众生活。就此而言,共享充电宝是否属于真正的共享经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客观上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求。
只不过,满足部分人的需求并不意味着它就能成为一个产业,就能够实现规模化和盈利。与此同时,在共享充电宝成为行业新风口的同时,风险也正在不断集聚。而一旦最后这个泡沫吹破,很可能留下一地鸡毛。
此外,共享经济并不是什么免费经济,用户在享受其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支付各种有形、无形的成本和费用。比如自己的个人信息,又如在使用过程中要先支付押金等等。这对个人用户看似没有什么风险,但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演化成为金融风险。(综合/汤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