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士的淑女风范闻名在外,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上世纪30年代,初涉社交场合的英国年轻女性非常青睐去纳粹德国“镀金”,以便让自己具有更加出众的“名媛气质”。英国《淑女》杂志前主编雷切尔·约翰逊最近出版新作《冬日游戏》,介绍了二战前大批英国年轻女性前往德国上“淑女课”的历史。
去德国学做淑女的风潮,起于18世纪80年代。英国年轻女性之所以心仪德国,主要是因为两国的上流社会,包括王室之间的渊源极深,双方通过联姻方式建立起的亲切感,在当时的欧洲一时无两。雷切尔在书中写道,英国上流社会普遍认为,德国同一阶层的仪态举止更端庄,在通晓英国文化艺术之后,如果一位年轻的英国淑女也能对德意志的文明历史有所了解,那必然会在交际场合更具谈吐魅力。
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已经是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时代,但这些英国淑女们并不介意。接受雷切尔访问的伊丽莎白·斯考特夫人,是英国前博斯鲁赫公爵的女儿。她曾在二战爆发前两个月前往慕尼黑生活,特地学习德国女性的礼仪风范。“我在那里的生活就是睡觉、吃饭、聊天、跳舞”,斯考特夫人回忆说,她最主要的一项任务是学德语,以便借此熟悉德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她说当时自己被安排去德国,主要是家族希望她返回英国后,能以更加高贵的气质亮相苏格兰狩猎社交活动。
当时一名叫尤妮蒂·米特福德的女性最为那些心仪德国的英国女孩儿所熟知,尤妮蒂不仅是她们的“学姐”,更是一名纳粹思想的坚定拥护者。雷切尔在《冬日游戏》中特意保留了一张尤妮蒂当时的照片:这位金发女孩一身黑色天鹅绒长裙,胸前是那枚象征纳粹德国的、熠熠闪光的“卐”字徽章。
尤妮蒂1914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贵族之家,家中共有5个姐妹和一个哥哥,她排行第四。尤妮蒂的姐妹们在政治上截然对立,姐姐黛安娜长大后嫁给了英国法西斯党党首奥斯瓦尔德·莫斯利,妹妹杰西卡后来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尤妮蒂选择支持纳粹,最初很可能只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她与妹妹杰西卡同住一室,俩人用粉笔在地板上画了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一边是镰刀、斧头和列宁像,另一边是纳粹党党徽和希特勒画像。
1933年,尤妮蒂和姐姐黛安娜作为英国法西斯党的代表出席了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法西斯党集会。尤妮蒂第一次见到希特勒,就觉得他是她最想见到的人。1934年夏,尤妮蒂来到慕尼黑,在纳粹党党部附近找了一所语言学校就读。她处心积虑要接近希特勒,甚至偷偷跟踪他。终于有一天,希特勒邀请这位金发碧眼的英国女学生与自己同桌用餐,并替她付了账单。尤妮蒂在给父亲的信中兴奋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天。我是如此幸福,死而无憾。我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孩。”
对于越来越多英国年轻女性到德国学习礼仪,希特勒政府非常欢迎,并极力将这批年轻人打造成纳粹德国的思想盟友。从1936年算起的随后5年,这些充满贵族气质的年轻英国女孩逐渐变成希特勒身边最贴身的交际主角。但即便在希特勒面前,她们也不会谈什么时事政治以及对纳粹的看法,她们只和德国的上流人物交换彼此对德国古典艺术的看法。
多数当时在德生活过的英国淑女们回到伦敦后,也受到青睐。就连当时的英国王室也特意为这些年轻的“镀过金”的女孩举行慈善舞会,将她们介绍给英国最上层的社会人士认识。而在王室安排的活动之后,英国上流社会纷纷邀请女孩们出席各种社交活动,像斯考特夫人,最后就是通过这样的交往嫁给了一位公爵。
不过,雷切尔也在书中分析说,这些英国名媛以及她们身后的家庭,并不是愚蠢到对国家大事浑然不知。她们之所以主动和德国上层亲近,也有希望通过这样的结交避免两国成为仇敌的意图。尤妮蒂就一直希望德英结盟。据黛安娜回忆:“尤妮蒂对我说,如果发生我们都极不希望的战争,她会自杀,因为她不愿看到两个自己深爱的国家互相残杀。”1939年,希特勒警告尤妮蒂姐妹说,德国与英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劝她们返回英国。黛安娜回国后立即遭到逮捕,尤妮蒂则留在了德国。
1939年9月3日,英国对德宣战,尤妮蒂心急如焚。不久,她尝试用希特勒送给她防身的手枪自杀。她事先写好一封遗书,托人转交给英国首相,要求死后将党证和有希特勒亲笔签名的照片与自己埋在一起。但她很快被人发现并送往医院抢救,住院期间希特勒曾多次前往探视。后来尤妮蒂转到中立国瑞士治疗,并于1940年1月由家人护送回英国。面对如潮的媒体采访,她说:“我很高兴回到英国,尽管我并不站在你们一边。”此言一出,公众强烈要求将她以叛国罪论处。幸亏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约翰·安德森出面,她才免遭牢狱之灾。但留在头颅的子弹给尤妮蒂造成了无法根治的创伤,1948年5月28日,尤妮蒂死于脑膜炎,时年34岁。她的墓碑上刻着:“不要说奋斗徒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