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很多老成都人可能都听过这首民谣,说的是明末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数以千万计的金银财宝以“千船沉银”的方式秘密隐藏。300多年来清政府、民国川军都曾展开过疯狂的寻宝。有记载的藏宝地之一——彭山江口不时有明代银锭、钱币等文物被发现,引来外界。
昨天,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正式启动。由于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近几年多次遭到盗掘,文物部门决定采取围堰抽水的方式进行发掘,并加以保护。考古发掘预计为期三个月。张献忠“江口沉银”是否真如文献记载的那样?这里真是“江口沉银”地?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是在四川彭山民间盛传的“寻银诀”。公元1644年,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攻破成都后称帝。《彭山县志》记载:顺治三年,义军张献忠部与明参将杨展决战于江口镇,张部战船被焚,沉没过半,伤亡惨重,败回成都。民间传说他在兵败后曾经“千船沉银”,大量金银财宝沉入江底。从2005年开始,关于这个传说有了越来越多的佐证,彭山江口镇先后发现大量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装在木鞘中的银锭、“西王赏功”钱币、还有大量银质饰品、碎银等。2013年后,遗址开始遭到盗掘。当地公安曾破获一起江口沉银盗卖大案,涉案3亿元,缴回多件珍贵文物,其中的虎钮金印、五十两金锭更被鉴定为国家级文物。
此次考古发掘组领队刘志岩指出,正因为盗掘严重,考古发掘才必须启动。“现在中国考古发掘主要是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基本建设,修水库、修路,文物有一些避免不了被破坏,我们做考古调查进行保护;第二种就是被盗掘,被破坏,我们做一种抢救;第三种就是主动发掘,这个国家每年批准极少,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我们这种情况基本上属于第二种情况,不去发掘在江底保护起来难度更大。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一个工作方案进行发掘,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位于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保护范围约100万平方米。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遗址已被数公里长的蓝色彩钢包围,围堰工作区域内的河水已全部排空,河滩上一些考古人员正在现场勘测。考古发掘组领队刘志岩表示,尽管此次考古发掘是先围堰抽水后层层发掘,但依然属于水下考古发掘。“下面都是河床,并且有巨量的鹅卵石,发掘工作量特别大。文物埋藏的地点可能是河床下两到三米。陆地考古文物水分含量不会有水下多,可能一些木板、丝织品都是饱水的。文物保护难度比陆地考古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