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电视剧:原汁原味的关中特色 陕西元素有多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24 11:32:47  阅读:284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可
最近白鹿原电视剧的播出,关于陕西关中50年的史诗画卷一一被呈现,白鹿两族人的风雨飘摇在张嘉译和何冰的斗嘴与明争暗斗中埋下伏笔。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剧版《白鹿原》中渐次登场,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生活群像和民俗民风、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也在荧屏上觅得了新的生命力。原汁原味的关中特色 陕西元素有多少?

白鹿原上的苍凉和辽阔,民风民俗的古朴和厚重,让人垂涎的陕西美食……《白鹿原》一开篇,就勾勒出陕西关中独特的农村生态,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据悉,为了真正找到陕西关中农村的感觉,在正式开拍前,剧组让所有主演提前近一个月进驻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是农民就要种地,现在的生活离那些太远了,上来就拍的话,感觉会不像嘛。”导演刘进一语道出了生活体验的初衷。在20天的生活体验里,男演员下地耕田、割麦、赶马车,每天拼命地晒太阳变黑;女演员则学纺线、擀面、切菜做饭,彻底回归到“男耕女织”的原生态生活之中。

  对演员们而言,这种体验也真正让他们从“演”跨越到了“生活”。扮演白孝武的王骁说,不是真的学会割麦子,演起来就会露怯,“当你把一把麦子割完抱在怀里要扔在麦垛上的时候,生手一看就是离着麦子很远,庄稼汉的感觉是非常亲近的,要抱在怀里。”而扮演白孝文的翟天临则透露,剧组为了拍割麦戏买了1000亩地的麦田,“演员拍时就把这1000亩地上的麦子割出来,然后卖了。”

  不仅主演必须融入当地生活,剧组对所有群演也做了这样的要求。导演刘进透露,剧中有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场面,如开镰收麦、交农罢工、刑审田小娥等,为此,他找当地农民当群演,“群演如果只把自己当背景板,这个戏也是要塌的。”

  主演张嘉译深有感触地说:“这部戏是我们有史以来拍摄难度最大的一个,接这部戏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到难度会如此大,我们用了5万多人次的群众演员,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剧中有十几二十几场的千人场面戏,一个闲散的聊天就需要几十个群演,这是陕西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去还原。”

  用工匠精神打造角色

  主演们展现出了不俗的演技。其中,扮演核心人物白嘉轩的张嘉译,发挥了身为陕西人的独特优势,举止谈吐活脱脱就是个当地农民的模样,在他的演绎下,白嘉轩被展现得十分生动。而何冰版鹿子霖的圆滑狡黠,刘佩琦版朱先生的沉稳大气,秦海璐版仙草的贤良朴素,李洪涛版鹿三的忠诚勤恳,也都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对于这些表演,张嘉译透露,现场演员之间的对手戏经常是酣畅淋漓,“有时我和何冰演完了还要击个掌,完全演嗨了;有时特别伤感的戏,演完了坐下来还要缓半天。”何冰则表示,白嘉轩和鹿子霖之间的对手戏本身就写得火花四射,有对立更有情谊。“他们真有事就会找对方,即使偶尔拌嘴冲突,也不会忘记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白鹿原》是秦海璐产后复出的第一部戏,所以秦海璐本人对仙草这个角色也有很不一样的感情。秦海璐表示,仙草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贤惠、持家的一面,尤其对于白嘉轩做的事情给了最大限度的支持,甚至有些时候她会给一些提示,但是不会把话说得特别明确,她是一个大家理想型妻子的样子。在演绎这个角色的过程中,秦海璐用心揣摩角色心理,把自己置于仙草的处境并设想角色当时的心情,用心丰满这个角色。而除了彼此对碰之外,老戏骨们还承担起了给剧组年轻演员“带戏”的任务,经常一遍遍地帮他们顺剧本、找感觉。

   潜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15年5月,电视剧《白鹿原》在蓝田开机了,为了真实反映白鹿原上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从选景到道具,整个剧组只有一个要求:真实还原。还原农民求雨的戏,请民俗专家指导;部队进城的衣服不确定,就通过媒体征集老照片做参考;小脚女人怎么走路,大量寻找史料。就这样,《白鹿原》在每个细节上下了大功夫。而这还不够,《白鹿原》光后期制作做了近一年,导演刘进推掉其他戏投入剪辑,不满意的地方重新补拍,而这一切都意味着费钱。“开始就想超个几百万元最多了,以前我们做项目都没有超过,但没想到最后会超这么多。”赵安说。最终《白鹿原》的投资达到了2.3亿元。

  为了更准确改编,编剧申捷大量研读有关史料,查阅当时当地农民的耕种状态,婚丧习俗,参议会如何开,学生怎样求学,镇嵩军围城的悲惨,大旱大疫下的民生……“不知不觉竟看了上百本资料书。这才觉得头脑充盈起来,手中的笔不再哆嗦。”申捷不无感慨地表示。擀面、纺线、赶马车……剧中的演员都特别“接地气”,对此,造型指导陈同勋说,“这个戏里演员必须要付出。最开始我们就达成了共识,在这个戏里,他们不是演员,他们就是这个角色。比如说要把皮肤晒黑,他们皮肤的那种质感不能是画出来的,一定要是真的晒出来的。他们晒完之后,我们化妆也不是传统的粉底来化,而是通过各种东西来达到一种原上自然形成的那种皮肤质感,这样才有厚重的味道。”演员们的服装也让造型师们费尽了心思。陈同勋透露:“剧中的每一块面料,我们都希望做出来能闻出汗水的味道,因为这是体现他们勤劳的一面。包括女性在家做饭的油烟味、油渍,观众能感受到她的辛苦。所以,这些面料的处理我们就整整做了两个月,所有的面料不断做旧,有的布料做旧之后都没有办法拿到裁剪台上裁剪,一扯就能扯开了。把面料做旧之后,我们甚至还用面粉或者水泥粉弄上去,喷湿,然后放很长时间。”

  出品人赵安说道,“小脚女人如何走路,我在电视剧里从来没有见过。没想到一群女演员把小碎步的女人走路学得惟妙惟肖,婀娜多姿;《白鹿原》里面不起眼的禁烟令颁布,是从博物馆里抄来的;气势磅礴的求雨,是风俗顾问指导下还原的;一架带有现代机器元素的轧花机,全国博物馆中仅有一台,被美工找着了,原型复制了一架;连剧组制作的马车,都被博物馆当古董收藏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真是不一样,只要认真,一点小小的匠心,都会让人会心一笑,这是一帮手艺人在飙劲儿。”

   专家和观众的点评

  《陈忠实传》作者邢小利说:我觉得电视剧《白鹿原》有两方面的倾斜,一方面考虑了电视受众和电视剧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在有的方面有所展开,展示得更为好看和深化,可以说是震撼人心的作品,没有辜负陈老对于电视剧的期望。

  著名评论家李星认为:《白鹿原》的细节拍得非常饱满,也很严谨。尤其是很多生活细节,都会让人觉得就是回到了原上。比如你看到的关中的地貌特点,关中人的家庭关系,父子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都还原得很好。

  剧中很多细节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地道的原上风俗。比如陕西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裤带”,秦海璐手法熟练地擀面、切面、下面、浇油泼辣子,很多观众对这个印象深刻,“白老爷子尝了一口面,满脸的满意,估计就是那个时候想叫白嘉轩娶仙草。那个老碗也用得好,和我屋当年用的一样。”而鹿老爷子过寿一场戏,又把关中人在家摆席的风俗展示给观众,陕西大菜葫芦鸡的亮相让很多吃货味蕾大开。观众对剧中的台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为了照顾全国观众不能说陕西方言,但保留了把爸叫大这一点,觉得非常好。”

  赵安更是道出了电视剧《白鹿原》的独特之处和情怀所在:“这并不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一个故事讲完了就完了,这个剧中你会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经历这么多年没有中断过。剧中白嘉轩的坚持,表面上看他是在坚守一个村规乡约,其实他是在传承一个基本的道德、文明、文化,这也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根’。这种‘文化的根’对世界而言,都有其深刻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