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关羽传》记载:“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因为对关羽的忠心十分钦佩,所以并没有派兵追赶或设卡拦阻。也就是说,“千里”的路程是有的,“过五关斩六将”是不存在的。
其实在蜀国历史中,“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关羽,那位“蜀中无大将”的廖化也是另一段长途跋涉历程中的主角。只不过与关羽的路途坦荡相比,廖化归蜀的经历则要凶险和艰难得多。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水淹七军获得“襄樊之战”的胜利后,威震华夏。可是,心高气傲的他却被吕蒙“白衣渡江”。在麦城这个地方,武圣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此时,身为关羽主簿的廖化因为没有搬到救兵,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归降于孙吴。
可是,廖化“身在吴营心在蜀”,虽然投降了吴国,可是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个跟随了多年的先主刘备。在吴国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策划着一场缜密的逃亡计划。
因为母亲与自己同在吴国,廖化这个孝子在制定逃跑计划时,有许多畏手畏脚的地方。毕竟母亲年事已高,不能有一点闪失和疏忽。
在《水浒传》中,王进因为躲避高俅的迫害而携母逃亡。廖化虽然也是这种情况,但是他的处境要比王进凶险万分。与关羽的“千里走单骑”一样,王进的路途上并没有太多的围追堵截,甚至还能在华阴的地主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廖化可就不一样了,作为一名降将,身边遍布着吴国的耳目。
这时候,廖化想到了一个绝招——“诈死”。说实话,这招效果不错,廖化成功地骗过了吴国人。
按理说,吴国人对于这个“诈”字应该特别熟悉。前有黄盖诈降赢了曹操,后有周鲂诈降赚了曹休。但是面对廖化的“诈死”,吴国人却没有发觉,可能是因为廖化“入戏太深”了吧。
成功施计后,“资深演员”廖化带着自己的母亲,开始昼夜不停地向西方赶路。
需要知道的是,刘备这个时候正率领着蜀汉大军向夷陵进军,孙吴方面肯定已经准备好了作战动员。也就是说,吴国的西边肯定进入到了军事警戒状态。要在这种情况下越过国境,投奔敌军的怀抱,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马不停蹄的日夜兼程,廖化与自己的母亲终于在秭归看见了那双熟悉又亲切的“大耳朵”。在听说了廖化的一系列遭遇后,刘备非常感动,又非常高兴。感动的是,眼前这个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跟随自己的人,不远千里回归。高兴的是,蜀汉又增添了一位果敢刚直的将军。
回到蜀汉怀抱的廖化被刘备任命为宜城太守,继续实现自己的少年梦想,直到蜀汉灭亡。据推算,他病逝时的年龄应该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间。
也许是因为那次“诈死”,让廖化成功地骗过了缉拿鬼魂的黑白无常,他才能在连年征伐的三国时期活了那么长时间。
如果没有这次携母“千里走单骑”,廖化则不必背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嘲讽。可是廖化知道,从自己担任蜀汉的主簿开始,自己的一生就已经交给关二爷和先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