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红的关晓彤其实是“星三代”,她爷爷20岁就被称“泰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7-10-07 16:22:24  阅读:488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何洁

最近在好几部热门影视剧中表现出色的关晓彤,被很多人称为“国民闺女”。因为是童星出身,很多人观众看着她长大的,有一种熟悉的亲近感。这闺女不仅形象好、演技好,还是个“学霸”,虽然是艺术生,但高考文化课还考了专业第一,简直就是“别人家孩子”的样板。

作为传统艺术爱好者,我其实不了解关晓彤,但知道她爷爷是关学曾时,立即就增加了很多好感,也开始留意她的一些戏。

现在很多人知道关晓彤,但不知道她爷爷当年比她更火。那时候没有电视,广播都很少,但关学曾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北京地区,关学曾简直就是北京的代言人。

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是满族人,关姓有一支是满族人改过来的,就是原来的满洲瓜尔佳氏,跟清朝皇族沾亲带故。但到了关学曾这一代,已经没落了,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只好自幼学艺,讨口饭吃。

当时京津是曲艺之乡,鼓曲也是当时主流的文艺形式,连皇帝阿哥都喜欢打着鼓唱个小曲儿娱乐。关学曾学的是比较非主流的形式,当时叫五音大鼓、单琴大鼓,就是用一台扬琴伴奏唱鼓书。后来是关学曾对其进行改进,并定名为北京琴书,才火遍了京津乃至全国。所以,关学曾可以说是北京琴书的创始人,集大成者。

关学曾14岁学艺,嗓音宏亮、仪表堂堂(关晓彤很漂亮,也是基因好),20来岁已经火遍京城,人送牌匾“琴书泰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候观众的狂热和忠诚度,可能不亚于今天的追星。

虽然曲艺有语言和地域局限,但关学曾当年也是风靡全国,他的代表作《长寿村》,还曾入选某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他的很多段子如《鞭打芦花》《杨八姐游春》,以及新段子《一件花衬衫》等也是家喻户晓。尤其是他常演的小段《东坡与小妹》《长寿村》等,几乎家喻户晓。当年,他的儿子关少曾帮他拍了一些电视片,也对传播北京琴书起到不小作用。很多爱好者都珍藏着这些片子。

关学曾在朝鲜前线为官兵演出

关学曾不保守,很有传播意识,主动把传统琴书的长篇大书改成小段,便于传播和接受。这也是琴书这种小艺术形式,得以流行一时的重要原因。

关学曾也是最早触电的曲艺名家之一。在张艺谋的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姜文扮演的主角一出场,就伴随着关老熟悉的琴书唱腔,把摔电脑的前因后果讲得很清楚,还不影响画面推进,这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关学曾于2006年去世,然后几乎带走了北京琴书这门艺术。作为这门艺术的代表人物,他非常成功,但也后继无人。他的儿子虽然起名关少曾,但并未从事曲艺行业,而是一名不算成功的影视演员。他最出名的,就是培养了关晓彤这个女儿。

关学曾一家三口,中间就是关晓彤的父亲,小时候的关少曾

另外,我看到有人提起关晓彤的父亲,说他叫关曾,把辈分弄差了,看起来比他父亲还高一辈儿,这就是胡来了。

关学曾没有什么弟子,这跟传统曲艺衰落有关,也是他的一大遗憾。原来德云社报幕的有个女孩叫肖佳玉,她的父亲就是关老的弟子,不过主要负责弹扬琴。

现在新冒出一个叫王树才的人,经常作为北京琴书的传人到处演出,不过艺术造诣和自然条件,跟关老还差十万八千里,只不过作为一个曲种的转世灵童,聊胜于无罢了。他最近的作品,是一个叫《包子铺》的节目,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绝对奇葩。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